《江淮晨報》在2月2日“合肥企業50強”欄目中報道:安徽叉車集團打造叉車“4S店” 拓展上下游產業。如何在時代大潮中緊跟發展腳步,安徽合力叉車選擇“重視創新”、“加速轉型”、“做強服務”,堅持做強做優做大主業,同時精耕上游的關鍵零部件產業和下游的叉車后服務市場,提升行業龍頭地位。
百分之四營收用于研發
“打造全行業搬運工作覆蓋。”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薛白在專訪中告訴記者,叉車的主要工作為搬運,涉及到社會生產生活全行業,“企業物流占到1/3,交通運輸占到1/3,其他行業共占1/3”。他說,只要是需更高效搬運的場所,“都能看到合力叉車”,“在電視上看火箭發射新聞,都有合力叉車搬運的身影”。
自主創新能力,是先進制造業不斷創新,積極搶占核心技術新高地的核心動能。安徽叉車集團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資源優勢,強化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,先后研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高端技術產品,有效提升了兩個市場的核心競爭力,使該公司產銷始終占據市場的制高點,產品銷量一路飆升,國內市場占據份額超過28%,產品先后出口到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“科技創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”薛白介紹,安徽叉車集團搭建了七八百人的研發團隊,每年拿出總營收的4%用于研發,著力提高新能源、智能化、綠色環保產品比重,提升產品附加值。
如今,安徽叉車集團研發的“無人搬運車”已經投入使用,“智能倉儲”也已進入車間,“未來將一如既往走好技術創新步伐,構筑‘精品工程’。”
迭代全系產品加快轉型升級
“世界每賣出四臺叉車,一臺被中國買走;中國每賣出四臺叉車,一臺來自合力。”這是安徽叉車集團在全行業地位的一個縮寫,也印證了中國市場對叉車的廣泛需求。
薛白介紹,安徽叉車集團在產品上積極更新迭代,加快主導車型升級換代進程,先后完成小噸位內燃K、H3系列、大噸位內燃G系列、電動G系列等新產品試制及可靠性驗證,并批量上市,迅速占領國內中高端市場;根據歐美發達國家市場特性,完成新款小軸距內燃、電動叉車、倉儲叉車試制,批量投放市場贏得國外客戶青睞;引導行業升級發展,率先完成國三排放標準全面切換,推動鋰電和混合動力等節能環保型叉車市場化進程。
“可以說,這是對全系產品的更新換代,加快產品結構調整,提高了中高端產品比重和附加值。”薛白說,僅僅在2016年,安徽叉車集團就推出5大系列294個新型產品,實現新產品產值28.1億元,同比增長27.56%。
打造叉車“4S店”拓展上下游產業
無論是在鐵路、港口碼頭的搬運,還是在小型物流中心的運輸,叉車這種“耐用”的機械車輛,與普通家用轎車完全不同,往往被認為“哪有那么嬌氣,不需要保養”。但這種“大塊頭”依然是有損耗的,也需要及時保養的,但它們可保養的場所并不多,且存在“配件不對”、“運輸困難”等諸多問題。
“我們之前是制造、銷售為主,現在更多拓展后方服務業,更好地服務‘后市場’。”薛白說,比如叉車的修理、維保等業務,擁有廣闊的市場。“目前我們在全國擁有省級服務中心23家,其他市縣級服務中心等共有400多家,未來要更多地打造叉車‘4S店’。”他說,合力承諾在一般情況下能夠做到“2個小時響應”,讓叉車使用方得到更好的后續服務,更好地抓住用戶的需求。
電子截圖